当前位置:首页 > 分享 > 正文

中介贷款平台常见套路解析:如何避开金融陷阱

  • 分享
  • 2025-09-11
  • 1
  • 更新:2025-09-11 17:11:32

贷款中介市场鱼龙混杂,不少借款人被“低息高额”话术吸引,最终却陷入连环收费、信息泄露甚至信用破产的困境。本文将拆解虚假承诺、收费陷阱、AB贷套路等8种常见骗术,结合真实案例和防范指南,帮你守住钱包和征信安全。

你知道吗?很多中介开口就是“不看征信包批50万”“利息低至2厘”,这时候你可得留个心眼。实际上银行审批主要看收入、负债和还款能力,比如月薪1万的非体制内员工,单个银行信用贷上限通常在30-50万,所谓“百万额度”要么是叠加多家贷款,要么根本是虚构的。

更坑的是“零门槛”话术。有用户反馈,中介声称三无人员也能放款,结果拿着客户手机连点十几家网贷平台,最后只批出1万额度,利息却高达24%。这种操作不仅毁征信,还可能触发银行风控系统。

先收2000元“定金”说是走流程,放款前又冒出“资料费”“加急费”,甚至用“担保金”名义再薅3%手续费——这类套路能榨干借款人最后一滴血。更隐蔽的是“服务费包装术”,前期说只收1个点,下款后却用风险管理金名义收取实际15-20%费用。

记住!正规银行贷款审批阶段不收取任何费用,遇到“贷前收费”“对公转账”等要求,赶紧掉头就跑。有位郑州网友被中介用“银行合作渠道”名义骗走2万“疏通费”,结果连贷款合同都没见到。

“找个朋友帮你刷流水”这话熟不熟悉?黑中介会让信用不良的A找B充当担保人/收款人,号称能提升通过率。实际上B才是真实借款人,等A拿钱跑路后,B不仅要还债还可能被起诉骗贷。杭州曾曝出案例:中介教唆客户伪造亲属关系证明,最终两人均被判刑。

遇到要求第三方参与的,无论是“见证人”“收款账户”还是“增信辅助”,99%都是AB贷变种。真正合规操作根本不需要牵扯他人,别为了一时方便赌上人际关系和法律风险。

“把银行卡借我们走账”这种要求,轻则让你变成洗钱帮凶,重则账户直接被冻结。有中介以“包装流水”为由收集借款人银行卡,实则用于转移非法资金。去年上海警方破获的案件中,23人因出借账户帮黑中介“跑分”被判帮信罪。

记住三大底线:不交银行卡密码、不配合人脸识别、不签署空白合同。哪怕中介拿出“银行授权书”也别信——正规金融机构从不需要客户提供手机验证码。

你以为放款成功就安全了?黑中介还有后招:用“贷后管理费”“风险保证金”等名目二次收费,否则威胁告知银行抽贷。更可怕的是部分中介私下贩卖客户信息,导致借款人被多家催收公司骚扰。

预防这类问题,务必在签约时明确“一次性收费”和“无后续附加条款”。保留好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,遇到威胁直接向银保监会投诉举报。

中介贷款平台常见套路解析:如何避开金融陷阱

说到底,贷款中介本应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桥梁,但行业乱象让很多人“病急乱投医”。记住两个核心原则:所有事前收费都是骗局,所有绕过银行的操作都有猫腻。与其相信中介的“独家渠道”,不如花半小时查查银行官网贷款产品,毕竟你的征信安全,值得这点时间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