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到小张同学的朋友圈时我直接惊了:这个月第三次看到他发"救救孩子,收旧课本换奶茶钱"的求助。去年开学还是穿大牌球鞋的潮男,现在天天蹲在二手群捡漏。细问才知道,这哥们被网贷平台坑惨了——借了5000块买手机,利滚利愣是变成三万多的"债务雪球"。
刚上大学那会,谁不是钱包鼓鼓的?爸妈给的生活费、奖学金、压岁钱,感觉自己是财务自由的小土豪。但现实很快打脸:新款手机要七千,限量球鞋三千八,女神生日礼物不能寒酸,游戏氪金皮肤得跟上潮流...这些念头就像魔鬼的低语,等回过神来,蚂蚁花呗早就透支了。
上个月帮辅导员整理退学档案,发现又有两个学长栽在网贷上。李学长为了给异地女友制造惊喜,借了十几个平台凑了十万块。现在别说维持恋爱了,催债电话都打到学院办公室了。王学姐更离谱,借了五万块去医美,结果整容失败还背了一屁股债。看着他们退学申请表上潦草的签名,真心疼他们爸妈省吃俭用交的学费。
这些网贷平台套路深得很!先是把借钱流程做得比点外卖还简单——刷脸认证、学生证拍照、五分钟到账。接着用"日息0.05%"这种文字游戏忽悠人,算下来年利率直逼20%。更损的是故意设置还款陷阱,等你到期还不上就推荐拆东墙补西墙,最后利滚利像滚雪球。
去年帮隔壁宿舍小林处理债务纠纷,那合同条款看得人眼花。隐藏服务费、砍头息、逾期违约金,七七八八算下来,8000块的借款合同写着要还两万三。最气人的是催收手段,半夜两点打电话、P图群发通讯录,连高中班主任都收到他的"欠债不还通知"。
说实在的,咱们大学生要花钱的地方确实多。但与其铤而走险借网贷,不如试试这几个靠谱法子:食堂勤工俭学每月能赚800,家教时薪80起步,学校官微还经常发布展会兼职。我室友就在图书馆整理旧书,不仅每小时20块工资,还能蹭免费空调复习功课。
养成记账习惯真的很重要!用支付宝自带的记账本功能,每天花五分钟记流水。月初做好预算,把必要开支(饭卡充值、学习资料)和娱乐消费分开管理。看到想买的东西先放购物车三天,说不定过两天就发现其实不需要了。
遇到紧急用钱也别慌。学校有困难补助基金,实在开不了口跟家里要,跟信得过的同学写借条都比碰网贷强。我老乡去年摔伤住院,班里同学自发组织捐款,两天就凑齐了医药费。关键时刻还是身边人靠得住。
金融课老师说得对:超前消费就像吃麻辣烫,当下爽快事后遭罪。咱们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,想要的东西晚两年买不会死。现在用某多多9.9包邮的手机壳,等毕业后拿正式工资再换新手机不香吗?记住,真正的体面不是外在装备,而是银行卡里有存款的底气。
最后给学弟学妹们划重点:看见"零抵押""秒到账"绕道走,收到贷款短信直接拉黑。每月生活费做好规划,强制储蓄哪怕存200块也行。实在管不住手,就把支付宝亲密付绑爸妈账号。记住,你现在的每一分克制,都是在为未来攒自由。
二十岁该烦恼的应该是四六级和体测,不该是催债电话和法院传票。咱们寒窗苦读十几年,别让几个网贷平台毁了前程。自食其力的快乐,可比拆东墙补西墙的焦虑踏实多了。共勉!